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今天是鬼节吗又叫什么节(今日中元节又叫“鬼节”)

发布时间2024-12-03 10:12:52阅读:100

8月18日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对于中元节的由来和习俗,你了解多少?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祭祀节日之一,带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孝文化是其精神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特殊的存在,它是中国人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思念的重要节日。

一种说法是,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很多农作物成熟,民间按照惯例要先进行祭祖,用新米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收成果,也表示追怀先人。在不断的传承下,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还有一种说法源于东汉后,在道教中,七月半是地官诞辰,祈求地官救罪之日,在今天,地宫会打开地狱之门,传说地府放出全部鬼魂,回家看望亲人。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

在佛教中,中元节被称为盂兰盆节。相传,目连是佛主的徒弟,他很挂念已经去世的母亲,他用天眼通去察看生活在地府的母亲,却发现母亲成了恶鬼,吃不到食物。目连心痛母亲,就用法力将一些饭菜送到母亲面前,可饭菜一到母亲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孟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孟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孟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

中元节的习俗

1.烧纸

中元节的习俗烧纸主要是为了祭祀祖先和亡灵,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感恩之情。这一习俗源于古代人们对逝者的尊重和对来世的关怀,认为通过烧纸钱、纸衣、纸车、纸房等物品,可以帮助逝者在来世过上富足和幸福的生活。古代人们深信逝去的祖先的灵魂会在中元节回到人间,通过祭祀可以感动和安抚祖先的灵魂,以保佑家族的平安和幸福。

2.放河灯

放河灯是中元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也被称为“荷花灯”。这种灯通常在底座上放置灯盏或蜡烛,并在中元之夜被放入江河湖海中,任其随水漂流。放河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和超度水中的落水鬼以及其他孤魂野鬼。尤其在黄河里放灯,场面尤为壮观。莲花灯以荷花作为灯底,荷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除了代表着洁身自好、清正廉洁等高尚品质外,还有团圆美满的美好寓意,而灯盏、蜡烛则有着驱除黑暗,智慧照亮人生之意。

另外,在不同地区,中元节的习俗各不相同。欢迎讨论交流。

中元节的禁忌

1.忌夜游

到了中元节这天,若是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急着处理,尽量早早地回家待着,别在夜间外出活动。根据老一辈的说法,这天是鬼门大开的日子,尤其是到了晚上,阳气减弱,阴气上升加重,很多鬼魂会游走在街巷,要是出去跑动,特别是体弱和八字不硬的,很可能会冲撞到“脏东西”,触到霉头。 这些虽然只是民间传说,但还是要有着敬畏之心为好,早点回家休息。另外,也不要去别人家串门,在家中切勿吵架,尽早入睡不要熬夜。如果要出门,也不要乱跑乱踩,特别是别踩到送给亡灵的纸钱,看见画圆圈的地方要避开走。

2.忌游泳

水在中元节有净化和代表阴气的含义,因此不宜游泳。相传,冥界的鬼魂可能借此机会入侵人间,给人带来不幸。

3.忌晚上独自哭泣

中元节晚上哭泣,不仅可能吸引鬼魂,还会给个人带来不良的情绪影响。保持心情平和,是对亡灵最大的尊重。

4.忌讽刺嘲笑鬼神

5.床头不挂风铃

风铃的声音容易招来鬼魂,特别是挂在床头时,鬼魂可能趁人熟睡时入侵。因此,中元节期间应避免在床头挂风铃。

6.忌乱拍他人肩膀

传统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两肩及头顶,可以保护不受鬼魂浸扰。因此,在中元节期间随意乱拍他人肩膀,可能会拍熄对方的火,引来鬼魂的侵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