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饴糖是什么糖(小时候吃的饴糖,是怎么做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4-12-03 08:28:16阅读:100



1

饴糖与小建中汤


大家是否经常会放弃用小建中汤呢?因为没有饴糖。


小建中汤中要用饴糖,但一般药店都没有饴糖,大多数医生只能放弃用小建中汤了。


而小建中汤所代表的“建中法”是中医思维的最高境界(参考2016年7月29日发的领略更高境界的“中医思维”| 医术的差异),无可替代。如果没有饴糖,小建中汤即被废止,建中法亦不复存在。


在买不到饴糖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考虑自己动手来做饴糖。


2

饴糖与小时候


饴糖,就是大家所说的麦芽糖。在我们的家乡和南方的农村家家都会做,每年肯定要做一次,我们家乡叫“熬糖”。


每年的春节前,农村都要办年货,准备过年。


办年货就是准备吃的东西,这年货中有一类属于点心类的。过年期间家里来了客人就要上这些自制的点心,家里的小孩也经常要吃这些自制的点心,碰上谁家的孩子也要给一点这些自制的点心。


这些自制点心最主要包括麻叶子、荷叶子、绞子,有的家还会做小麻花、虾散等。


其中的麻叶子的主要原料就是饴糖和米泡。


麻叶子,现在超市里可能有工厂生产的类似产品叫米花糖。湖北著名小吃“孝感麻糖”也是麻叶子的同类产品,只是用的是饴糖和芝麻,将米泡换成了芝麻。因为芝麻比较贵,一般的家庭很少用,比较富裕的家庭也做,就叫“芝麻麻叶子”。要做麻叶子,就必须得“熬糖”,就是做饴糖。



3

教你熬糖

原 料

麦子和含淀粉多的食物,如糯米、大米、小米、红薯、玉米等,糯米是最好的,但我们老家那时候米不够吃,主要用红薯。


麦子和熬糖主料的比例1比10到1比5之间。


工 序

1 发麦芽

大麦和小麦都行,我们常用小麦。

将小麦淘洗干净,用水泡12小时左右,泡到发胀饱满,沥干放在箩筐或芽菜盘里发芽,每天浇水2~3次。

注意:下面最好垫纱布,不能放在太阳下,晒太阳麦芽会变绿,熬出的糖会有青草味。

4天后麦芽长到4厘米长,取下切碎,要尽量切细一点。我们那时候还会用石磨将麦芽磨碎。


2 煮粥

糯米等浸泡几小时后放在锅里煮粥,红薯则要切碎了煮,玉米则要粉碎了再煮。煮的时候适当多放点水,要煮烂煮透。


3 发酵

煮好粥要稍微凉一下,等到约40多度,就是还稍有点烫手时,放入麦芽并拌匀,盖上盖子发酵。

5个小时后打开,粥还是温热的,出现了好多水,发酵成功。


4 滤过

用纱布将糖水滤过出来,去掉糖渣。


5 熬糖

将滤过出来的糖水放在锅里用火煮,主要是为了挥发水份。

一开始可以用大火,水少后用小火。

煮的时候要不停搅拌,以防粘锅,当糖液用筷子蘸了滴到凉水中能成珠的时候,麦芽糖就熬好了。

此时,千万要注意火候,如果已经能滴水成珠了还不收火的话,糖冷却以后会变成硬块,不能成饴状。


6 贮存

冬天装在容器中不会坏,夏天需要放在冰箱。



4

中药饴糖


别名:麦芽糖,胶饴,软糖,糖稀


异名:饧(《方言》),胶饴(陶弘景),饧糖(孟诜),软糖(《蜀本草》)。


分类:有软、硬两种,软者称胶饴,硬者称白饴糖,均可入药,但以用胶饴为主。


化学成份麦芽糖89.5%,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等。


性味归经:入脾、胃、肺经。


功效主治:缓中,补虚,生津,润燥。治劳倦伤脾,里急腹痛,肺燥咳嗽,吐血,口渴,咽痛,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烊化冲入汤药中,每次15~20克;亦可熬膏或入丸剂。不宜多服。


禁忌:湿热内郁,中满吐逆忌服。


代表方:小建中汤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相关推荐